溫州市區附近的大羅山,位于城市東面,東接龍灣區、南聯瑞安市、西跨甌海區、北靠百里甌江,山體呈橢圓型,最大高度670多米,是溫州市城區的天然屏障。大羅山靠近東海,氣勢開闊,紫氣東來,既孕育著婀娜秀美的自然風光,又滋潤著多姿多彩的人文歷史景觀,被稱之為溫州后花園的綠肺,歷來是溫州市民向往近地游覽的好去處。
登上溫州大羅山可觀賞,甌海區仙巖寺旁,散文學家朱自清撰寫的梅雨潭《綠》,特產茶山楊梅的丁岙村山頂始建于北宋年代、約八百多年歷史的香山寺,溫州大學城旁的茶山五美園,龍灣區的省級瑤溪風景區,還可達到大羅山腹地的天河水庫。
最近,我們特福隆集團組織職工攀登溫州市區大羅山的活動。上午八點30分,在特福隆黨組織書記李錦碩和工會主席陳更新的帶領下,從特福隆集團徒步出發,在龍灣區狀元鎮石坦村的山腳下,沿著石階上山。你抬頭向上望是石階連綿,直插云端;你回頭往下看,是甌海大道穿越腳下的山洞,有穿插不息的汽車流;你望眼向北看,是甌江一江濱水向東流;你望眼向南看,是一山連著一山的大羅山脈。想到“雄關漫道真如鐵,而今漫步從頭越”的詩句,登高望遠的心境油然而生。漫步于靜美的峽谷中,青翠的綠樹滋潤著我們的雙眼,綠樹叢中溫馨地出現了溫州特色的茶山楊梅樹和甌柑樹,構成了一幅幅和諧綠色的畫面,仿佛是世外桃源,加上天然風化奇異的花崗巖石襯托,讓秀麗的大羅山又增添上無限的魅力。
在這險峻的峽谷里,彎彎曲曲,峰回路轉,又經過幾個小山頭,我們來到了大羅山的高峰。上高峰之路還沒有建好,只有很窄的山體巖石可走,兩邊是萬丈深淵,我們在許多路段匍匐前進,有時手抓上方巖石突出之位置用勁蹦,有時雙腳叉開角度分立撐腳尖。我們站在巖石頂峰,頭頂上蔚藍的天空萬里無云,腳底下翠綠的山水盡收眼底,遠處的花崗巖石猶如各種動物栩栩如生。無限風光在險峰、風景這邊獨好,特福隆集團的職工永攀高峰,在高峰頂插上了(已永固)“特福隆工會”的大旗,讓特福隆的紅旗高高飄揚、永遠飄揚。
特福隆職工在登山途中有說有笑生趣盎然,大羅山巔縱橫交錯的山徑,布滿著山間的四面八方,處處是畫,片片是景,泛射著多色交融的光彩,使人感到水在石上流,人在畫中走。綠水漣漪,溪水潺潺,山風陣陣,流韻輕彈,目視奇峰,奇石五色,返樸歸真,綠樹相迎,自然使人性情恬淡,精神清爽。
特福隆職工開展登山活動已經是第十個年頭了,每年都有舉辦1-2次。登山既是毅力與體力的考驗,也是人生旅途中快樂的小插曲。企業開展登山活動是健身運動的一種好方法,是值得提倡的一項企業文化。